生鲜电商市场潜力毋庸置疑,众所周知是已漏出冰山一角的巨大金矿。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到2019年,这个市场规模可能突破3500亿元。1月25日,第三方数据机构TrustData发布的《2017年移动互联网数据盘点》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中,共享单车、生鲜电商及共享货运用户规模增速最为迅猛,其中,生鲜电商的增速达到了208.9%。
然后,这只是冰山一角,数据显示,生鲜电商市场只占了整个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的10%。90%还妥妥的埋在地下。真可谓,谁拿下了生鲜电商,谁将瓜分天下得。
2012年底的"褚橙进京"和2013年的“京城荔枝大战”,将生鲜电商推到了人们的面前,很多互联网企业闻风而动,纷纷扎进了生鲜电商领域。本来生活、顺丰优选、一号生鲜、沱沱工社、美味七七等在资本助推下展开了生鲜电商备战大赛。多家创业公司在这个赛道上碰壁、出局。
随后的两年,生鲜电商保持了超高增速。尔后,虽然不断的有创业者加入到生鲜电商行业,但同时生鲜电商公司倒闭、裁员、歇业、商品下架等消息频出。历经5年的探索,其市场渗透率仍旧不到3%,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高达88%的生鲜电商处于亏损状态。
众多生鲜电商倒闭,也给火焰更高的生鲜市场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对于侥幸活下来的,基本也是举步维艰,“再多的苦也只有宝宝心里最明白。”
放眼世界,即使在冷链发达的美国,以亚马逊为例,2007年就悄悄推出了亚马逊生鲜服务,走的是精益创业的方式,最初只在西雅图几个收入较高、居住密度比较高的小区提供生鲜快递服务。但这个模式测试5年之后,才进入第二个城市,洛杉矶,同样只是覆盖几个小区。但时至今日,在生鲜上尝试了十年,依旧进展缓慢。
事实上,因为成本高、冷链物流配送难及标准化难题等,生鲜电商发展之路困难重重。虽然这将是一个万亿元的电商市场,发展前景很大,但是要想从中获利那是相当的不容易。
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冷链物流要实现突破式发展,必须要从全冷链的各环节入手,搭建起基于“全冷链”的智慧管理体系。通过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元素,实现对传统冷链产业的颠覆式变革。
以澳柯玛为例,公司2010年就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全面改造传统企业,2015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将家用制冷、商用制冷、医用制冷、超低温设备、冷链物流设备、自动售卖终端等各产业产品整合在一条基于互联技术的产业链条之上,实现贯穿产地预冷(冷库)、冷链运输(冷藏车、电动保温车)、冷链终端储存(商超便利设备、生鲜自提、自动售货终端)、家用制冷产品(冰柜、冰箱等)的全冷链产品线覆盖。打通了从产地到餐桌的全冷链配送链条。
澳柯玛的“互联网+全冷链”战略,概括起来,解决了冷链行业目前存在的两大难题:一方面,通过贯穿冷库、冷藏车、商超设备、电动保温车、生鲜自提的全冷链产品线覆盖,打通了端到端全冷链通路解决了冷链“断链”难题; 另一方面,推出的“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将原本分散的冷链各环节进行智能控制,精确掌握在途产品位置,进行温湿度等的远程智能控制,实现库存、查询订单信息的实时查询和智能配货,解决了冷链的信息“断流”难题。